此外,对于迁飞性害虫,包括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以及危害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粘虫等,在夏季会随着西南气流或台风外围气旋的影响从南向北迁飞扩散,先后由我国江南华南早稻区、南方玉米产区向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和北方玉米产区辗转危害。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6月,华北、黄淮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温高雨少将导致土壤缺墒加重、旱象露头或发展,不利于适时夏种及夏播作物苗期生长。墒情偏差地块应造墒播种,夏播后因旱出苗困难地区要浇灌“蒙头水”,确保作物正常出苗。
据郭安红介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病虫害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不一样。从温度角度来说,病虫害和其他生物生长一样,对温度都有一个适宜生长的上下限,温度过高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还需要综合考虑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一般来说,高温干旱利于蝗虫、蚜虫等喜旱害虫的繁殖和发生发展。”郭安红说,水稻稻瘟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在适温、多雨、高湿的环境易发生。玉米叶斑病、水稻纹枯病、马铃薯晚疫病多喜凉爽高湿条件,多雨高湿而温度并不太高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棉铃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等多种作物,高温多雨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干旱少雨对其发生不利。
郭安红表示,针对农业气象灾害重发、频发风险,气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与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的防灾减灾联动,并科学有效提供气象保障支撑;大力加强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技术研究,加强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供科技支撑;建设动态、快速、实时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高精度、无缝隙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和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免费禁漫网天堂站连日来,高温持续影响我国北方多地。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具有极端性。
6月14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安红向媒体表示,当前,北方冬麦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利于小麦灌浆乳熟和成熟小麦机收晾晒;华北南部和黄淮大部气温偏高,土壤墒情持续偏差,对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和出苗不利。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测,未来几天华北、黄淮高温天气持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2℃。高温将加快土壤失墒,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东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和南部、安徽北部等地玉米、大豆播种进度以及出苗生长遭受高温干旱灾害的风险较高,易导致缺苗断垄。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农业气象灾害加剧,主要粮食产区有可能同时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甚至存在发生连片、连年、高强度的干旱、暴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粮食安全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不容忽视。为此,必须立足抗灾减损提高保障能力,做好粮食生产气象灾害风险研判和预报预警。
根据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病虫情监测结果,5月底至6月初,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多个监测点出现一代粘虫诱蛾高峰,较常年偏早5天左右,需警惕局部爆发危害。
“温度、降水、湿度等气象条件与各类植物病菌的发生流行,以及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病虫害发生的自然控制因子,特别是其综合影响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郭安红说,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会伴随作物的生长发育,所以夏季有哪些作物旺盛生长,就有相应的病虫害活跃。夏季在地作物主要包括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等,主要的病虫害包括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叶斑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棉铃虫、马铃薯晚疫病等。
目前正处于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大忙时节,华北中部、西北地区的冬小麦处于成熟收获期,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夏玉米、夏大豆陆续处于播种阶段(冬小麦收获完成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等地春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春播作物进入旺盛生长阶段。
另外,气象部门还在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和灾害风险区划,细化区域防灾减灾应对预案,科学避灾提升灾害防御实效;加强高标准农田防灾能力建设和气象保障,及时灌排应对旱涝频发;优化空中云水资源利用,增强旱区人工增雨能力;发挥灌溉抵御干旱和高温灾害负面影响的作用。
692.50MB
查看858.54MB
查看77.6MB
查看673.87MB
查看762.11MB
查看798.33MB
查看306.78MB
查看610.61MB
查看399.47MB
查看155.67MB
查看213.48MB
查看205.69MB
查看541.81MB
查看814.26MB
查看571.25MB
查看761.57MB
查看653.47MB
查看964.19MB
查看770.59MB
查看663.27MB
查看994.96MB
查看630.65MB
查看946.15MB
查看442.88MB
查看961.31MB
查看486.18MB
查看947.90MB
查看370.64MB
查看695.45MB
查看131.70MB
查看600.34MB
查看168.96MB
查看722.35MB
查看787.45MB
查看619.25MB
查看676.17MB
查看557.16MB
查看586.31MB
查看840.48MB
查看208.91MB
查看125.85MB
查看712.68MB
查看728.18MB
查看467.90MB
查看575.54MB
查看557.42MB
查看305.86MB
查看254.20MB
查看957.40MB
查看404.86MB
查看588.44MB
查看619.26MB
查看257.96MB
查看262.38MB
查看609.60MB
查看759.93MB
查看244.43MB
查看973.33MB
查看319.36MB
查看367.67MB
查看480.95MB
查看140.19MB
查看844.89MB
查看935.78MB
查看645.76MB
查看545.74MB
查看562.42MB
查看600.49MB
查看846.49MB
查看143.21MB
查看774.35MB
查看722.81MB
查看601.76MB
查看808.57MB
查看303.19MB
查看602.31MB
查看734.82MB
查看207.96MB
查看324.70MB
查看704.31MB
查看624.33MB
查看689.76MB
查看382.91MB
查看685.74MB
查看229.11MB
查看686.89MB
查看438.13MB
查看929.82MB
查看401.97MB
查看337.16MB
查看185.35MB
查看275.58MB
查看822.64MB
查看631.16MB
查看776.92MB
查看399.20MB
查看929.94MB
查看369.50MB
查看536.39MB
查看492.96MB
查看313.21MB
查看684.52MB
查看575.78MB
查看154.69MB
查看
100 东台dr
“喜欢在中国的每一分钟”——马耳他教育工作者谈中国课堂体验之旅🏫
2025-06-30 01:53:43 推荐
903 188****8809
德国地缘政治专家呼吁:不要盲从美国🏯
2025-07-02 20:43:04 不推荐
290 152****9007
马来西亚学者:“一带一路”是通往未来的门户🏵
2025-06-30 12:16:38 推荐
47 做饭
恶劣天气袭击美国南部🏹
2025-06-30 20:31:41 推荐